董潔《那時的我們》打造最溫暖的音樂回憶
《那時的我們》在最初的時候,并非是現(xiàn)在大家聽到的音樂風(fēng)格。在經(jīng)過董潔與擔(dān)任這首歌制作人的著名音樂人李偉菘的反復(fù)商討、試唱之后,終于決定,抽掉這首歌身上的所有修飾,僅靠簡單舒緩的鋼琴伴奏來帶入溫暖、文藝的音樂情緒。而在一開始的時候,董潔對自己僅靠鋼琴伴奏襯托的聲音并沒有太大的信心,不過因為對這首歌的喜愛,她也在李偉菘的指導(dǎo)下開始了將近一個月的聲樂練習(xí)。平面拍攝的間隙、回到酒店以后、前往工作的路上……總是能夠聽到她的小聲練唱聲。她用自己的努力,愛與堅持,用心演繹出了一段最溫暖、文藝的音樂回憶。
初次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時,不難讓人想到早前紅遍各地的歌曲《天黑黑》。同樣是簡單的鋼琴伴奏,同樣是有著淡淡回憶的音樂故事,孫燕姿和董潔卻又有著不同的演繹。如果說《天黑黑》是可以直抵人內(nèi)心深處,感嘆歲月是最美麗的哀傷;那么《那時的我們》則像是一杯咖啡,能慢慢品出人生的進(jìn)退、愛與放棄,以及那些被時間所牽絆的情愫。雖總自嘲是最不會唱歌的演員,但董潔卻懂得用一個演員的情緒去帶動音樂,傳達(dá)自己的心情與意境。所以,就是這樣,成就了繼《天黑黑》之后又一曲感人的音樂敘事——《那時的我們》。
董潔的唱腔相對于專業(yè)歌手來講絕對不是最優(yōu)秀的,但她卻是最懂得用情緒去演繹的歌手。在這一點上,著名音樂人李偉菘最有感觸。剛開始接觸董潔的聲音,她的聲音并不圓潤,但很有磁性和特點,這對于一個從未出過單曲的人是難得的。于是,李偉菘開始反復(fù)調(diào)試董潔的唱腔,讓她更有自己的特點。慢慢的當(dāng)董潔掌握了演唱技巧,李偉菘也驚喜的發(fā)現(xiàn),她是一個會用情緒去演繹去唱歌的人。在每一次的錄制過程中,她都會全身心的投入演唱,為音樂注入自己的情緒。而正是這一特點,讓這首《那時的我們》顯得尤為特別。董潔那種發(fā)自內(nèi)在的感悟和溫暖,讓這首歌充滿了濃厚的文藝氣息,能夠帶人入戲。
如果你喜歡董潔的專輯《那時的我們(單曲)》里的歌曲,可以把下面的歌曲連接發(fā)給你的朋友:
1.那時的我們 - 董潔
http://bradleyadvocares.com/ting/561674.html